top of page
2024成果報告主視覺.png
枝繁葉盛 大標.png

這裡是夢想城鄉。一個非營利組織。

我們跟貧窮經驗者們一起上藝術創作課,

成為大家的支持,讓大家在這裡建立好的人際連結關係。

​2024年,是我們成立的第十年。

這十年,我們在一片雨林中靜靜地耕作,耕耘與人的關係。

種下許多小小的信任種子,隨時間茁壯,撐起貧窮經驗者的挫折和脆弱,

我們不疾不徐,扎根、擴展,讓願景從一片小苗,延展成茂密的森林。

置身於這片繁茂的森林,我們感到驕傲,更充滿感謝,

因為這裡的每棵樹,都是大家攜手灌溉的成果。

邀請你一起見證,2024年的我們,走過的成長軌跡。

樹狀圖背景.jpg
工作圖譜標題.png
工作圖譜-倡議.png
連結重建 背景.jpg
藍鳥.png

想鄉工作者、貧窮經驗者、陪伴志工與友好組織牽起彼此,在課程中,每次的相遇與相處,都像極了探險,一起在雨林裡玩耍、創作的時光,多麼快樂與自在。一次次藝術課程的探索與互動,都讓我們更加堅定迎向前方的光。

分隔線03.png

#脆弱畫室  #戲劇計畫  #外部合作課程計畫  #非典型藝術工作隊 #志工培力 

脆弱畫室_edited_edited.png
底色02.png
週五_工作區域 1-01_edited.png
未命名-1-05_edited.png
週五_工作區域 1-02_edited.png

以身體的覺察出發,在創作中練習觀察自己、觀察身心,與身體同在。

在課程中,我們一起討論不同身體部位的感覺、記憶,也一起感受自己如何被身體支持。以身體為主題,創作了十件作品。

在課程結束前,我們保留了四堂課,一起嘗試創作大尺幅的繪畫!

18堂272人次

照顧身心創作課週五_edited.png
青草01.png
週日_工作區域 1-02_edited.png
週日_工作區域 1-01_edited.png
週日-03_edited.png
照顧身心創作課週日_edited.png

週日班的夥伴們鬆散的聚集,有著差異的形狀,我們用身體去經驗、用創作重新捏塑,緩慢的觀察起伏的狀態,也試著連結新的路徑,一起在探索、拜訪、定位身體的地圖。

15堂/152人次

週四-03.png
週四_工作區域 1-01.png
週四_工作區域 1-02.png
自由創作時間_edited.png

在這堂課裡,我們一起練習「自由」,找到自己想做的創作、想用的媒材。

不只可以創作,還可以說自己的近況,生活遇到的困難,彼此聆聽與共鳴。

68人次

外部課程合作_edited.png

專為合作組織設計的創作課程,在課程中,玩媒材、熟悉創作、認識自己。各個組織的貧窮經驗者和工作者、社工們共同參與,一起在創作世界裡遊戲,輕鬆相處。

​共22堂/198人次

# 珍珠家園——找到力量創作課

# 芒草心潭馨園——女子據點創作課

# 圓通居遊民收容所——快樂創作課

68人次

蠟筆工作_工作區域 1.png
蠟筆工作-03.png
蠟筆工作-02.png

蠟筆工作隊從2023年的碎時光蠟筆而開展,嘗試撐起一個場域,想讓學員有一個類工作的場域可以伸展、創造、對話,感受彼此也看看自己。

在信任關係中對話表達,讓彼此的思考和期待可以在工作中迸發,進而推進這顆工作的大雪球,朝理想的工作環境前進。

小聖誕樹_edited.png
未命名 - 2025年1月7日 16.24.21.png
灰葉子.png

想鄉長期陪伴貧窮經驗者整理自己的挫折與生命,今年招募一般大眾,以為期9次的工作坊整理生命的亮點與暗點,希望更多人體驗過程的美好與拉扯,進而成為想鄉的長期陪伴夥伴。

學伴01.jpg
戲劇計畫-08.png
戲劇計畫_工作區域 1-02.png
戲劇計畫-04.png
戲劇課.png

戲劇是總體藝術,需要複合的能力,每年課程都有不一樣的練習。去年探索身體、身份認同與空間,今年的戲劇課專注在玩「角色」,學員與志工們在戲劇裡打磨「角色」的社會、生理、心理狀態,體驗在戲劇裡的衝突元素都是安全的,卻可以探索彼此。

​共19堂/266人次

紫花.png
戲劇演出.png
宇宙記事.png
戲劇計畫-10.png
戲劇計畫-12.png
戲劇計畫-05.png
戲劇計畫-03.png
戲劇計畫_工作區域 1-01.png
火箭.png
交流.png
星球.png
流星雨.png
對講機.png
望遠鏡.png
松樹.png

今年的演出《宇宙記事》由三段短劇串連,每齣劇的故事由學員及志工共同創作。學員們從去年參與部份台詞撰寫,到今年,直接參與劇情大綱的發展,大家都在戲劇裡找到自我實現的可能性。

​觀眾 110 人次

戲劇計畫-09.png
戲劇計畫-06.png
學輔中心.png
戲劇計畫-11.png

首次與學輔中心合作,與接受輔導協助的國中生們一同快樂玩耍,我們用戲劇遊戲的方式破冰,一起創造自己的秘密基地,讓孩子感受被包覆的涵容。透過投射遊戲,鬆動群我關係等主題。

課程志工.png
志工培力.png

​共22位

想鄉每年二月會視缺額進行「年度志工」招募,謝謝今年加入所有藝術創作課與戲劇計畫的22位陪伴志工,你們穩定參與、一起經歷課程中的溫暖與糾結,讓課程維持足夠的動能,一點一滴的互動與陪伴,共同修復自我與社會的連結。

志工_工作區域 1-01.png
志工_工作區域 1-02.png
志工-03.png
志工.png
2024成果報告主視覺拷貝6.png
底色白1.png

社會倡議是需要耐心與體力的耕作,我們走向人群,舉辦展覽、工作坊、座談,帶著想鄉的故事和力量與社會對話,聆聽不同角落的聲音,開啟更多的對話,理解各種需求。

每次的倡議都不容易,不過只要持續就有機會。

《貧窮人的台北》行動由「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」(簡稱:窮學盟)於 2017年發起。2024年,想鄉與窮學盟的組織們並肩工作,除了擔任論壇的與談單位外,也參與兩檔《貧北》展覽的共同製作,分別為《轉運站》以及《白日夢遊》。帶領不同組織參與創作工作坊、策劃展間、舉辦給大眾的創作活動。

展覽以《轉運站》命名,擁有雙重意涵:轉運站為公共運輸交匯處,每一次轉乘皆是具目的性的移動;「轉運」同時也為坊間民俗所提出之概念,倡導付出行動、改變以提昇運勢。《轉運站》試圖解構人來到城市的敘事。還原在媒體、輿論中「不努力」、「沒希望」的人,其立體多元樣貌。

想鄉在《轉運站》展覽中,共同創作了兩件作品,分別為《一起走的修復之路》,精選、摘錄學員們從2016年至2023年間的各種創作,匯聚成集眾人身影與聲音為一體的作品。以及《身體的度假小島》,由藍波、彼得潘、龍貓、Sj、華哥、惠姐的作品共同組成,探索身體與放鬆感受之間的關係。

展覽時間:2024.04.27-06.16

想鄉參與的展期活動:

  • 2024.04.28【展覽座談】在這裡談創作太理想?—以藝術創造貧窮主體發聲的實踐理路

​觀展人次 10808人

我們以夢為主題,運用夢的流動時間、角色代換、放大情緒、誇飾等特性,將貧窮經驗遭遇的社會排除困境,與其主體之發聲融入夢的場景與情節。觀展過程將走入他人的夢,進行最真誠的共感與交流。

 

想鄉在《白日夢遊》展覽中,重新編輯學員們的作品,邀請學員們加入展覽製作的行列,一起完成了「夢河」展間。並與興隆會所共同製作展間、統籌「美夢之海」展間的作品製作與展間策劃,與社區實踐協會、興隆會所、活泉之家、酒與妹仔、微光盒子合作,共同完成。

展覽時間:2024.10.15-11.14

想鄉參與的展期活動:

  • 2024.10.05【論壇】

    • 【對談】​不只是就業租屋,流浪的人還需要什麼?

    • 【對談】接住受傷的人也接住自己

 

​想鄉籌劃的展期活動:

  • ​夜裡的波光粼粼-《夢河》展間導覽與手作工作坊

總交流215人次

市集擺攤對想鄉來說不是只是一個組織曝光的時刻,也是可以讓學員們與不同群體互動交流的時刻。

 

邀請學員們參與擺攤,從行前準備開始,到實際擺攤現場的佈設與對外互動,過程中,能看見不同學員的特質,也可以一起討論在市集中想要延伸的各種可能,是一個陪伴與培力的過程。

2024年,我們參與、承接了各種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動,以講座、創作工作坊為主,與不同社群的朋友們有了更多彼此認識、互相分享的時間。謝謝你們:)

台大社工系-經驗分享與創作工作坊

馬偕自殺防治中心-創作工作坊

耕莘文教院-經驗分享、與談

遠雄人壽喬盛通訊處-經驗分享

百百先下班了(Podcast節目)-經驗分享

臺北藝術大學 師培中心-戲劇與創作工作坊

彰化家扶中心-創作工作坊

中鼎工程公司 書畫社-經驗分享

赴日參訪,進行了馬拉松式的五天移地學習。我們認識了許多在貧窮議題上深耕的夥伴,了解他們的日復一日在做的事情,聆聽他們下一步的期待與方向。透過國際交流啟發工作視野,也帶回更開闊的心,進一步深化我們在陪伴與修復的實踐,埋下交流的種子。

#橫濱三年展 #有隣協會 #東京大誌雜誌 #壽生活空間

#壽協働space #反貧困Net Work #勞動者合作社

#社團法人あじいる #企業組合あうん

#新宿ごはんプラス自立生活支援中心 #Colabo事務所

#反貧困Net work全國集會

國際交流是2024年開啟的新篇章,我們第一次帶著想鄉的故事與價值,與窮盟的好友組織們一起出國,來到日本與當地組織們互相認識,在充實又緊密的認識、交流、對話過程中,看見了更多工作的可能性,啟發我們對未來的不同想像。

日本及香港的夥伴,也來台灣交流。我們分享了夢想城鄉一路走來的歷程:工作時的故事、重要的價值、以及我們實現價值的方法⋯⋯好多好多。也一起享受創作時光,聊聊生活中想要守護的事物、聊聊近況。謝謝日本與香港的夥伴,在交流的過程中,感受到日本夥伴的細緻聆聽,也感受到香港夥伴非常熱情、非常奔放快樂的能量:)有非常多的學習!

前排樹叢.png

在萬華生態圈中,每個組織都是獨特且堅韌的樹木,紮根於不同的位置,用各自擅長的方式工作。我們不是單打獨鬥的樹,而是彼此連結的根系。與在地組織串聯,讓資源互補、合作起來就像加裝彈簧跳板,會讓我們跳得更高,將關懷的種子落進更多人的心田。

想鄉自2017年起,成為窮學盟的一員。每月固定參與會議,討論議題、分享組織近況、共同行動。聯盟成員包含貧窮經驗者、十九個 NGO 與藝術家、社會學學者等議題的關注者、行動者、研究者。每年十月,窮學盟共同舉辦《貧窮人的台北》,透過展覽、劇場、走訪行動、創作導覽、公民論壇、真人圖書館,搭建經驗者發聲的空間,並創造社會大眾與經驗者的交流與對話。

2024年,想鄉成為無家盟的一員,一起為「萬華區艋舺公園改建案」發起使用者需求調查,建議台北市政府應提供「多中心、分散式的社區化居住空間」等配套措施,祝願無家盟的呼籲被聽見,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一起為人民築起更暖的社會。

前排樹叢.png

培根市集2016年由地方社福、社造組織推動,以「市集」為形式,透過地方組織的串連,整合共享彼此的資源。共同籌備已社區經濟、弱勢培力為主軸,連結地方空間場域,具有「培力」與「草根」特色合作而形成的在地市集。

 

2024年度夢想城鄉在籌備小組擔任招商組的角色,在兩次的培根市集籌備會中,連結拜訪舉辦培根市集場域附近的在地商家,邀請地方商家共同參與培根市集。

樹狀圖背景.jpg
連結重建 背景.jpg
工作團隊.png
秋說.png
秋.png
阿瑄.png
​我想收到電子報

Thanks for subscribing!

夢想城鄉(方)b.png

©2024成果誌 夢想城鄉 版權所有。透過 Wix.com 製作的理想網站

bottom of page